概念
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名称。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取义十分广泛,多以取象比类的方法,结合腧穴的位置特点及其功能特点来命名。
各个穴名都有一定的含义,例如"绝骨"在小腿的胫骨处,"曲骨"在耻骨联合上缘处,就包含了古代解剖位置的名称;"听会"能改善听力,"迎香"能改善嗅觉,就包含了穴位的主治功效;有的以山川溪谷命名,人体较大的肌肉相会处比作"谷",较小的肌肉相会处叫作"溪";而许多在骨骼、骨缝、骨孔处的穴位则称作"髎"。
自然类
1. 以日月星辰命名
如日月、上星、璇玑、华盖、太乙、太白、天枢;
2. 以地理名称命名
以山陵丘墟比喻腧穴的形象--如承山、大陵、梁丘、商丘、丘墟等。
以溪谷沟渎比喻腧穴的形象--如后溪、阳溪、合谷、陷谷、水沟、支沟、四渎、中渎等。
以海泽池泉渠渊比喻腧穴的气血流注--如少海、小海、尺泽、曲泽、阳池、曲泉、涌泉、经渠、太渊、清冷渊等。
以街道冲处市廊比喻腧穴的通路或处所--如气街、水道、关冲、五处、风市等。
物象类
1. 以动物名称比喻腧穴部位
如鱼际、鸠尾、伏兔、鹤顶、犊鼻等。
2. 以植物名称比喻腧穴部位
如攒竹、禾髎等。
3. 以建筑物形容腧穴部位
如天井、玉堂、巨阙、内关、曲垣、库房、府舍、天窗、地仓、梁门、紫宫、内庭、气户等。
4. 以生活用具形容腧穴部位
如大杼、地机、颊车、阳辅、缺盆、天鼎、悬钟等。
人体类
1. 以人体解剖部位命名
如腕骨、完骨、大椎、曲骨、京骨、巨骨;心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肺俞、肾俞等。
2. 以人体生理功能命名
如承泣、听会、劳宫、廉泉、关元、气海、血海、神堂、魄户、魂门等。
3. 以治疗作用命名
如光明、水分、通天、迎香、交信、归来、筋缩等。
4. 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命名
如阳陵泉、阴陵泉、阴都、阳纲 、三阴交、三阳络等。
国际通用穴名
目前国际上统一用经络名称的英文缩写与穴位的序号来命名,如手太阴肺经的穴位用英文"Lung"的缩写"LU"作为代表,"中府"是肺经的第一个穴位,故称为"LU1"。